關錫友出生于1964年,從小便對機械制造饒有興趣的他在高中畢業后考入同濟大學的機械制造專業。在1988年畢業后,關錫友進入當時的中捷友誼廠正式工作。工作后的關錫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和他同時進入這家工廠的同事都愿意坐辦公室,恨不得一日三餐都在屬于自己的辦公室里解決,而關錫友則絞盡腦汁往技術人員方面鉆。后來關錫友得償所愿,當上了這家工廠的一名技術工人。 1993年,中捷友誼廠派關錫友和另外9個人去往日本的一家公司,主要目的是為了國家重點引進的項目進行學習請教,然后回國向大家傳教。當時任命關錫友為這一小團隊的隊長,他也因此感到自己身負重任。 但是團隊很快便遇到了問題,他們第一次來到日本學習技術,時間方面肯定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但是高額的住宿費卻讓關錫友等人頭疼萬分。 每一間房要人民幣640元,而關錫友等技術人員的工資更是少得可憐,于是關錫友與同事商議,決定四個人住一間房,剩下的錢再退還給他們。 住宿問題解決后,飯費又讓關錫友等人傻了眼。一日三餐,單單早餐就需要78元!于是同事再次請關錫友與日方說明,幾人決定不吃早飯,將早餐錢退還給他們。 但是這次的談判沒能如愿以償。日方回應:早飯可以不吃,但是早餐費不能歸還。關錫友被日方拒絕后給大家伙展開了一次會議。 他告誡大家這次出國的重點目的是學習日本大型龍門五軸加工中心機床的核心技術,這些技術在航空航天、工業等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影響。如果把心思花在每日的食宿方面,那才真的是浪費了寶貴的出國交流學習的時間。 這次出國學習技術的機會,使我們看到關錫友在思想上的成熟。他深深地明白中國需要的是什么。如果這次學習技術經驗能夠帶回中國,使中國的裝備也如日本般使用數控機床,而不是刀具這類低端工具,那將會給中國機床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5年,關錫友在廠中工作期間,發現了程序設計的一個漏洞。就連他的師傅都為此感到震驚。因為這一錯誤延續了三十多年都沒有被人們發現。而關錫友利用在外學習的寶貴技術經驗發現了這一問題。 關錫友因為這次的重大收獲順利的當上了車間主任。而后不忘初心繼續努力解決技術上的問題,沒過多久便晉升為中捷廠的廠長。做起廠長的關錫友也沒有因此驕傲半分,而是更加注重技術改造,并且能做到零誤差。 2002年,關錫友由于工作突出,是中國機床發展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被提拔為沈陽機床集團的總經理。沈陽機床在當時可謂是中國發展最為迅猛的機床廠,曾經建造出新中國第一臺機床,之后也在不斷發展中創造了各種新型機床。關錫友的任職無疑是對他工作能力的肯定與鍛煉。
地址: 上海市北京東路668號(科技京城)西樓10樓I座
聯系電話:13818665713 或15001847913
郵箱:gotiok12@163.com
回轉頂尖 驅動頂尖 非標頂尖 韓國GG回轉頂尖 韓國NSR高精度頂尖 德國BRUCKNER頂尖 版權所有◎1999 - 2020 鈷銳(上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滬ICP備2020026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