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科技戰的升級,芯片斷供像是推翻了黑色的多米諾骨牌,從芯片到軟件,從材料到半導體設備,一張張底牌被翻出向上。擔憂就像一層一層剝洋蔥一樣開始蔓延,不得不讓人對機床感到深深地擔憂。作為工業母機,中國機床產業,一直大而不強,不大反弱,在高端設備進步維艱,在中端領域則受到中國臺灣機床的侵蝕。 中國機床的歷史,跟中國的工業體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一五期間的156工程項目和向西部地區挺進的大三線建設,基本確立了中國工業體系的框架。這其中,18家國有機床廠,堪稱是十八羅漢,曾經起到定海神針、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這個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體系,在經過四十年之后,已經搖搖晃晃,一直未得到過認真的修補,甚至許多地方被損害。而在加入WTO之后,開放的、需求激增的全球化市場,為這個體系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一個全球化的補丁,讓它又能向前狂奔十年。 然而,這樣的體系終究是脆弱的。在更深層次的市場競爭中,整體衰落,也是難免的。當年的中國機床行業18羅漢,最后歸宿基本是黯淡無光。要么被并入到大的工業集團里,要么被民企并購,這說明些破產倒閉,能夠保全的僅剩濟南第二機床廠。 除了濟南二機床,中國18羅漢基本全軍覆沒,這說明中國機床體系,已經走到盡頭。唯有重生,中國機床需要重構一套全新的體系。 機床天下大勢 美國Gardner公司對世界機床行業的統計調查顯示,全球機床消費在2019年為821億美元,這是自2010年世界開始從全球經濟大衰退中恢復以來,機床市場的最低水平。在這個下降通道中,2019年中國機床消費在全球的占比,十年來首次低于全球的30%。 美國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趨勢中,2019年消費了97億美元的機床產品,同比降低不多。隨著制造業向北美回歸,美國機床消費型態,也呈現出回岸制造滿足本土消費的特點。 德國產量雖有退坡,但德國和美國在全球機床生產的份額均有所增加。而其它機床生產排名前15位的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機床生產所占份額增長的國家只有意大利、法國、英國和加拿大,顯示出了全球機床生產的重心從亞洲向歐洲轉移的明顯勢頭。 從Gartner的這些數據,可以看到,機床消費正在從亞洲流失,中國力量變得更弱,而美國和歐洲都有所抬頭??梢哉f德國、日本的領頭羊位置,牢不可破;瑞士偏守高端一隅,美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則是發展中的大變數。而中國機床,還有更大的心病,就是高端機床久攻不下。 十五年來,中國高端機床行業跟德日瑞士的機床差距越來越大(濟南二機床是唯一的例外)。行業規模曾經全球第一、第二的沈陽機床和大連機床,都不得不債務重組,只是一個大時局之下的縮影。
地址: 上海市北京東路668號(科技京城)西樓10樓I座
聯系電話:13818665713 或15001847913
郵箱:gotiok12@163.com
回轉頂尖 驅動頂尖 非標頂尖 韓國GG回轉頂尖 韓國NSR高精度頂尖 德國BRUCKNER頂尖 版權所有◎1999 - 2020 鈷銳(上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滬ICP備2020026840號